随着全球生产链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飞速发展,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价值中往往包含着从其他许多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贸易统计由于“多次重复”计算将错误地估计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近年来,世贸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在致力于国际贸易数据统计新的工具平台的研发与建设,围绕全球价值链,从贸易增加值和贸易成本等多个角度分析国际贸易。这些工具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各国制定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现状的政策,也可能为广泛的政策决策领域带来新的视角。
一、全球价值链与增加值贸易
全球生产网络是指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地区),进而形成的多个国家参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体系。这种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形成了全球价值链,构成了全球化的重要微观基础。与此同时,产品的生产呈现出3个特征:(1)产品的生产必须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工序;(2)产品生产跨越国界,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形成提供生产服务;(3)至少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投入品,并且一部分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必须出口到其他国家。由此,现代贸易的内容由以前的最终产品贸易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以完成产品生产为贸易目的的“工序”贸易(Tasks Trading),而不像传统货物贸易以实现产品价值为目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可以分散到全球不同的国家,一件产品的生产可能需要原材料、中间产品、半成品与零部件的反复加工和进出口,这种多次跨越国界的行为按照传统的统计方法被多次重复统计在国际贸易数据中。有专家指出,“多重计算”扭曲了关于贸易对增长和就业的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歪曲了双边贸易平衡的结构和规模。由于“增加值”是指某部门出口产品中使用到的进口原材料、半成品等进口成份,在经过该国国内产业间循环后形成的价值增加。因此,从“增加值”角度关注国际贸易有助于各国制定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现状的政策。
二、使用新的工具平台测算贸易的重要作用
1.增加值贸易的统计方法能正确解读贸易流,有助于在全球价值链中制定更好的贸易政策
根据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增加值数据库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用其所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的使用来说明。印度尼西亚在初级部门和食品类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国外含量相对较低,但在机械、电子和纺织等行业中与全球价值链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机械行业为例,其出口总额中国外增加值含量达40%。墨西哥在电子和运输设备领域与全球价值链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普遍的电子行业,其国外增加值含量占比超过了60%,反映了下游价值链的专业化;而在运输设备行业,进口中间投入品的60%以上用以了出口。韩国出口总额中外国增加值含量以及进口产品中用于出口的比例,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均处于较高水平,这部分反映了在“亚洲工厂”中韩国的高集约化程度以及韩国在资源加工行业的专业化程度。
德国一般处于价值链终端,在化学和矿产、金属以及运输设备行业,国外中间投入品占比较高。德国进口的大部分电气和机械零部件也用于出口产品的生产。美国出口总额中的国外增加值含量和进口中间投入品的出口比例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最低,反映出国内价值链的规模和国内供应的垄断地位;矿产品和运输设备出口总额的国外增加值含量在所有行业中最高,金属进口中间投入品用于出口的份额最大。
2. 贸易统计新的工具系统为各国探索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服务在出口总额中占有重要地位。服务不仅通过服务贸易出口,还包含在制成品中。服务在制造业出口总额的份额很大,说明服务在出口竞争力中的作用较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中逾50%的增加值来自服务业。美国56%的出口额来自服务出口,这些服务大部分包含在制造业出口中,其中国内服务占增加值服务出口总额的93%。日本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其出口总额的42%,而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日本国内的服务业。欧盟出口总额的55%来自服务增加值,运输设备、电气器材和食品行业是服务含量较多的制造行业。
墨西哥出口增加值中的服务业占比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且其出口总额中服务含量的1/3来自国外实体服务部门,表明墨西哥企业对服务业的重视不够。印度尼西亚出口增加值中仅21%来自服务部门,且印度尼西亚不仅出口服务中的服务含量低,而且相较于其他国家,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往往包含较少的服务投入。在巴西主要行业和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服务部门,从贸易增加值流量可以看出,服务业在巴西的出口竞争力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3. 贸易统计新的工具系统使一国对双边贸易平衡的结构和规模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按照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的增加值测算,美国取代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商品和服务供应国,这部分反映了中国出口增加值在其出口总额中占比下降,而美国出口增加值在其出口总额中占比上升,以及美国的增加值体现在澳大利亚自其他国家的进口中。从增加值的角度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值要大于其他国家。但相对而言,其从美国的进口也有所提高,其部分原因是美国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高,因此,基于增加值的中美贸易顺差为1312亿美元,而基于总额的贸易顺差则为 1763亿美元。
与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相比,按增加值测算,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逆差37.6亿美元变成了双边贸易顺差48.6亿美元。印度尼西亚与日本37亿美元和韩国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分别降至20亿美元和15亿美元,而与美国、法国和英国的贸易顺差扩大。按增加值测算,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由占其出口总额的27%降至19%,这反映出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国企业首先从韩国进口中间投入品,然后进行加工再出口至其他国家。结果是,韩国大部分的贸易增加值又转移至更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按增加值测算,巴西对中国的贸易顺差额从89亿美元减至49亿美元,缩减了45%,但巴西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则从56亿美元增至66亿美元。巴西对欧盟和印度的贸易逆差额则有所减少。
三、利用新的工具平台解读国际贸易,为广泛的政策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
1. 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增加值数据库工具平台将扩大覆盖范围,改善方法,或改变各国商谈贸易协定的方式
经合组织秘书长古吉亚在增加值贸易初级数据库发布会上指出,数据库工具平台的发布提高了我们对国际贸易提供机遇的理解水平,一国向世界销售的能力取决于该国向他国采购的意愿。同时,它还解释了阻碍进口为何及如何损害一国生产力的提高,并最终影响其竞争力。
通过数据库工具平台可以发现,在全球价值链内,边境管理成本可能阻止企业将价值链的一部分置于边境地区。经合组织预计,通过海关和边境管理中采取务实措施,最高可降低10%的贸易成本。贸易谈判将不得不与这一新的现实情况接轨,这一视角可改变各国商谈贸易协定的方式。
古吉亚指出,在未来的几个月,他们将在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增加值数据库工具平台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改善方法。以便通过工具平台理解全球价值链对劳工补偿、就业(当前所有经济体均面临的问题)、资本作用、收入流、研发、知识产权和信息通讯技术网络的意义。
2.ESCAP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发的新贸易成本数据库为关注贸易一体化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分析可能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发的新贸易成本数据库,采用创新的方法测算农产品和制成品成本,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高贸易成本、贸易一体化水平低现象进行了解释,强调了供应链和连通性限制的重要性。该全球数据库对各国贸易成本进行比较,确定贸易成本较高的国家,以此展示了不同国家和不同阶段的贸易成本模式。因此该数据库可用于研究影响全球贸易成本水平的“政策因素”和“自然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贸易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的决定因素,还是生产地理分布的决定因素。尽管当前多国关税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该数据库显示,对于为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长久立足点奋斗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成本依然非常高。对于中上等收入国家而言,与高收入国家开展贸易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开展贸易更为容易;中东和北非等地区邻国间的贸易成本高于与较远南欧市场开展贸易的成本,这一差异阻碍了为上述地区一体化付诸的持续努力。
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贸易成本十分重要,它决定一国参与区域和国际生产网络能力的重要因素。贸易成本数据库使政策制定者在双边层面上关注高昂贸易成本,找出决定高成本的关键因素,并集中全力降低成本。
3.UNCTAD 新建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指出,决策者在考虑经济增长和发展时,必须同时关注投资和贸易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新建全球价值链数据库对国际贸易中的增值在全球的分布进行跟踪。在目前国际上现有的有关全球价值链数据的基础上,该数据库进一步扩大了数据涵盖范围,覆盖了全球187个国家以及诸多产业。同时,UNCTAD在其发布的《全球价值链与发展:全球经济中的投资和增值贸易》报告中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最贫穷的国家,都日益参与到了全球价值链的活动中;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其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球价值链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活动的重要途径,包括通过获得技术和积累技能、为长远产业升级创造机会等。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活动中,政策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政策需要制定一整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以及正确的总体发展战略。
四、结语
由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贸易利益界定需要解决贸易转移问题、国内循环问题和贸易回流问题,从全球价值链测算贸易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生产网络下贸易利得分配界定的难题。总之,从全球价值链、贸易增加值以及贸易成本等角度开发的新的工具平台将会使其他一些广泛应用于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分析更加准确。比如,采用新的贸易增加值数据作为权数将能更为准确地计算各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国际竞争力,能更好地建立各国国际比较优势等指标。因此,使用新的工具平台测算国际贸易是需要长期关注的一个课题。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